傳感器在自動化控制及智能化應用中的重要性發布時間:2017-04-01 點擊次數:次
在信息時代,人們的信息需求越來越復雜,傳感器的作用日漸重要。如果把計算機比喻為人的“大腦”,通信比喻為人的“神經系統”,傳感器就是人的“五官”和“皮膚”,具有感知并獲取物質世界自然環境中一切信息數據的功能。通過高密度、大范圍的傳感器覆蓋,人們可從多種信息來源準確、及時獲取相關信息,而能對信息進行采集、處理、分析、傳輸的全能型智能傳感器更是當今信息時代新階段之急需。
作為連接模擬和數字世界的接口,傳感器是物聯網感知層的核心,是構成物聯網的關鍵元素。傳感器也是智能設備的核心,是使設備“智能”的根源。傳感器從數十億互聯的“物”中獲取數據,由此報告狀態并與環境交互,使人們依靠的各種設備更智能、安全、直觀和節能,從而極大地改善人們的日常生活,提高了行業運行效率。
傳感器是自動化控制系統的眼耳鼻舌身。如今,各行各業都在謀求智能化轉型,而傳感器作為數據采集的入口,是物聯網、智能控制等領域的“心臟”,是智能化轉型的主力軍。工業生產和物流等行業應用需要多種多樣的傳感器,以對數據進行采集、處理和傳輸。與互聯網或者云端進行信息互通的智能傳感器可在此過程中智能運行,以促使大數據和自動化的完美融合,實現智能制造或其他行業智能化應用。智能傳感器還能提供人機協作導航,推動人與機器人的融合應用,使機器人更智能化,工作精確度更高。未來,高端機器人將會安裝更多的各類傳感器,像人一樣具備“五官”,有視覺、力覺、觸覺、聽覺等人的正常感覺,甚至通過激光傳感器、紅外線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等具備凡人鮮有的超能。
作為各種智能化系統的神經末梢,傳感器會促進智能家居等“惠民生”智能化應用快速落地,拓展這些智能化應用的內涵??商街暧^世界和微觀世界的傳感器將大顯神通,在物聯網技術的助力下,各類智能傳感器未來甚至可以感知到人的各種健康信息,獲取血糖、脈象、心電、體溫等人體生理參數指標等大數據,為智慧養老創造更好的技術條件,滿足老齡化社會對生活指導、娛樂游戲、健康管控、慢病護理、應急救助等家庭服務的需求。

智能化與集成化、微型化、多功能化和網絡化一樣,同為傳感器的發展趨勢。人們對傳感器不斷提出的“苛求”一直是傳感器技術發展的強大動力。譬如:隨著物聯網應用場景越來越多樣化,某些高精尖領域對傳感器要求極高,這將引導傳感器靈敏度等性能向極致化發展。而信息通信技術等各類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成熟則為傳感器的發展提供了堅強后盾。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智慧城市等的發展必將帶動傳感器的發展。
未來,傳感器將更精準、精確、迅速,提供對口、有效、精度更高、誤差范圍更小的數據;反應靈敏度高、響應快,以實現云計算、大數據分析等全智能應用,滿足各種智能化應用場景的需求,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